去“西方中心主义”,重构以中国为中心的话语体系(转载)

[日期:2024-04-13]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字体: ]

去“西方中心主义”,重构以中国为中心的话语体系

      ——基于《历史与社会》课程核心素养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为把握住这一时机,需要国民对中国自身有更清醒的认识。但是近百年知识与制度的转型,导致西方意识形态已经被国人普遍接受甚至形成惯性思维。若长此以往,国民既不能客观认识过去的历史,又不能正确把握未来,历史学科将彻底沦为“历史”。所以需要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与社会》课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重构以中国为中心的话语体系,培养和加强学生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国民素养。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话语体系;

   

如陈超所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到‘核心素养时代’,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转型成为了新时代教育的最大诉求。”[1]但作为一线教师能明显感到,在初中社会课堂中,教师仍以讲授知识为主。虽然也有教师尝试加入探究或讨论环节,但这些环节往往出现单一、僵化的情况,导致课堂出现表面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但却没有真正落实,这既影响了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能力的培养,也阻碍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加之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对于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因此教育不单是传授知识,更肩负着是国家未来的发展,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而《历史与社会》课程作为一门人文社科的科目,更是肩负着培养、提高国民素养责任。因此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目的为何是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结合自己学习经历和这大半年来工作的经历,笔者认为目前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要去“西方中心主义”,重构以中国为中心的话语体系。晚清以来,不仅国门被列强采取不正当手段打开,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也遭到了严重的冲击。发展到今天,以西方意识形态分析中国问题的情况更是随处可见,“如果不能及时正清本源,找出理解中国固有的思维行为的门径,则虽有自己就是中国人的自信,对于中国的认识,反倒会出现依赖外国而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尴尬”。[2]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以西方中心思想主义下认识中国的教育危害,对比重构以中国为中心的重要性,继而提出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以中国为中心,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一、西方中心主义思想在教学中的危害性

西方中心主义实际上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即西方在近百年时间里领先于世界,因此西方的政治、文化等方面也领先于世界。而受西方中心主义影响,非西方国家的人们也下意识接受并认同西方的发展道路,同时不加辨析的否认本国制度文化,造成的结果就是各国都在紧跟西方人引领的全球化脚步在走化,并认为非西方道路的发展一定是失败的。

这种一元化角度看待问题,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教学。因为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我国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中明确指出,“学生需要通过历史的学习,建立正确的价值判断体系,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社会主义事业,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人生价值观。”以西方中心主义影响下的一元化思维,却不利于培养学生建立正确价值判断体系和人生价值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西方中心主义下对中国历史内涵的误判。欧亚因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不同文明,不同文明下有着不同历史变迁的内在道理。但由于西方中心主义思想横行,今人也下意识的将以西方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照搬到中国身上,比如三大社会形态。欧洲将其黑暗的,小国林立的中世纪称为封建社会,同时将中国自秦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也成为封建历史,并将近代中国的落后归责于腐朽的封建制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也默认这种说法,也将秦到清的两千多年称为封建社会。与此同时,在七年级上册解释西周分封制时,引用的却是“封邦建国,以藩屏周”,其中的“封邦建国”实际就是封建制。如此一来西周与秦便都是封建制,但稍有历史知识的人便知道西周与秦断不可能是同一社会制度。可见,在西方中心主义影响下不能正确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内涵,使学生不能以客观、准确的态度认识历史,难以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

第二,西方中心主义下对历史现象的片面解读。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一切重要

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受这种

观点的影响,教师在讲解中国历史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常常将这一时期的动荡主要归结于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使原有的井田制瓦解,地主阶级兴起。这种说法没有问题,但是春

秋战国的动荡仅仅是因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吗?人类历史发展除了受生产方式影响外,其实也

可能受气候演变的影响。但是历史教科书,甚至主流史学研究中,仅仅提及自然环境影响人

类社会发展,都没有深入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但其实二者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只是大多数情况下被我们所忽视了。

回到课程来看,曾经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同时学地理和历史?他们之间好像并没有什么关系?”当时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并不能准确的回答,只是模糊得感受到历史与地理是相辅相成,地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但是却很难说出究竟具体有什么影响,有什么关系。但现在想来,这不正是《历史与社会》课程综合性的体现吗?不就是历史与地理之间紧密联系的佐证吗?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往往被教师们忽略,这也就是很多教师觉得授课尴尬的问题所在,即教师无法准确把握历史与地理的关系,难以深入挖掘历史进程或演化的在地理方面的因素,造成既对历史现象的片面解读,不能真正凸显综合性课程的结果。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西方为中心看待问题会造成学生无法全面的分析历史现象,从而无法掌握分析历史的正确方法,继而难以树立和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应落实以中国为中心的话语体系。

二、在教学中落实以中国为中心的话语体系

许多教师都强调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关系,侧重讨论如何通过课堂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这类讨论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基于中国目前发展和所处情况,笔者认为教师目光不应该拘泥于此,应该更加长远。教师若能从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入手,引导学生用中国的眼光看待中国问题,也许更加有效。那如何在教学中明确这一方向并落实下去呢?笔者将以《历史与社会》学科为例展开论述。

第一,结合史实,分析史论。从历史学科内容来看,主要由客观发生的史实和主观记录的史论两部分构成。史实因其客观真实性无须赘述,而史论往往需要分析、归纳人类社会发展演变规律而被讨论,这也正是史学的价值所在。站在不同角度分析历史我们会得出不同结论,因此为了回归自身,需要教师结合史实,站在中国角度分析问题。

例如教科书中对于土地改革的意义是这样描述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是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4]受西方意识形态影响来理解这段话,则会偏重土地改革的政治影响,大肆渲染中国结束了落后腐朽的封建制,迎来了先进的现代化。但以中国现实出发来理解这句话,则强调土地改革带来的“去依附”,即农业生产如何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新中国又是如何依靠农业发展为工业化建设做准备。如果目光再放长远联系到民国时期,还会发现民国长期通货膨胀的危机是依靠土地改革,农民人口“去现代化”化解的。这一点在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有具体的论述:

“是啊,今天仍然很多人批评,但在当年却有效地使近90%的农民人口‘去现代化’,回归传统小农经济。既然民国危机可以叫做现代化危机,那么‘去现代化’就是农民国家,政府就不用管再当时大约5亿的中国农村人口,只管占10%的城里人。于是,农民回家自己种地,有吃有喝,还推着小车给城市和军队送农产品,所以,民国长期通胀大危机,靠着新中国的一个土改化解了。”[5]

由此可知应立足中国现实情况(客观事实)分析历史意义,进一步说教师不单单是将意义的文字念出来,更要紧的是将文字背后的内涵挖掘出来。通过结合史实,分析史论的讲解旨在学生能够梳理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逻辑体系。即因为中国目前处于什么情况所以要采取什么措施,而不是中国出了什么问题参考西方国家是如何解决的。而结合史实,分析史论的要点就在于此。

第二,结合课本,分析时事。《历史与社会》作为社会学科必然与现代社会有密切联系。为了学生深入理解、掌握较为抽象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寻找与其具有相关性的时政、新闻,将两者相结合起来。这样就达到透过生活了解课本,反过来通过课本对中国当下现实情况有更深入理解的作用。

以七年级《人文地理》中“乡村聚落”一课为例。通过课本学生初步了解到自然环境对

乡村聚落规模、形态的影响,相应的人们也利用、改造自然促进村落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这相对抽象、书面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迁移到当下中国所实行的乡村振兴战略上。以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振兴为例,教师给出具体乡村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和已知信息,继而讨论、探究,为该村产业振兴制定计划。

经过结合课本,分析时事的探究方法,不仅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对知识有更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和运用,同对当下国家战略、政策有所了解,更好把握当下社会发展方向。

结合所学,分析现象。社会科学类学科有一个共同目标——揭示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当然,在初中阶段谈不上探索客观规律,但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析现象的方法是有必要的。若要建成中国为中心的话语体系,这个分析方法不就应站在西方视角而应站在中国现实。如前文所述在西方中心主义影响下将中国自秦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也称为封建历史,并将近代中国的落后归责于腐朽的封建制度。如果客观看待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知自秦统一六国以后,不仅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使秦的统一不仅是地域上的,更是政治和文化上的高度统一,因此“秦统一形成的就是大一统体制,是集中制而非封建制国家”。[6]

除此之外,我们分析历史现象常用的一种方法——“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受这种西方观点的影响,教师在讲解中国历史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常常将这一时期的动荡主要归结于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但是春秋战国的动荡仅仅是因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吗?想要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参考下图

1   地球气候万年变化图及其对人类社会变迁可能的影响


注:图中横轴是年数,竖轴是温度,虚线是20世纪初温度。

资料来源: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年版,第27页。

由上图可见,人类历史发展除了受生产方式影响外,其实也可能受气候演变的影响,最有力的证明就是六国长城与400毫米等降水量基本重合。初中地理明确讲到400mm等降水量线是中国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地区分界线,不同的降水量衍生出农业和畜牧业不同的生产方式,继而形成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可想而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除了生产工具改进外还与气候剧烈变化有关,即气候降温为了生存北方游牧民族要不断南下掠夺,导致农耕、游牧文明之间不断发生冲突。

结合以上我们应更清楚的感受到,在西方中心主义影响下不能正确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内涵,使学生不能以客观、准确的态度认识历史,难以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唯有回归中国自身现实才能结合所学,客观全面分析历史现象。

三、结语

作为一名新教师,笔者一直思考两个问题:第一要做一名怎样的老师,第二要培养什么

样的学生?这两个问题其实都关于方向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方向是第一重要的,而方法是在选择好方向后的努力,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发展方向都要围绕国家发展方向而定。目前我国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面对国际形势的转型,中国正积极应对以把握自身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立足自身,结合实际情况准确分析。而准确分析的前提便是重构以中国为中心的话语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消减西方中心主义对人们的影响,让我们站在祖先遗留下的疆域上重新思考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因此笔者认为以去“西方中心主义”,重构以中国为中心的话语体系为方向,是教师教学的方向所在,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所在。



[1] 陈超:《从碎片化整体化”——基于高中历史整体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历史教学问题》,2020年第6期。

[2] 桑兵:《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页。

[3] 详见黄锦阳《初中历史教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策略》;陈琦《初中历史课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商鞅变法>教学为例》;张旭红《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人物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策略分析》;蓝娟《论析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颜桂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路径选择》;颜佳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中的渗透初探》等。

[4] 详见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三课《土地改革》

[5] 观点详情请见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温铁军指出土地改革的意义不仅在于化解通胀危机,更是完成了“去依附”,是真正完全意义上的主权国家。

[6]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年版,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