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的几点思考
[日期:2024-02-29] | 作者:信息技术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成都市亚美体育 旷勇
内容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已逐步走进了许多家庭,初中阶段的孩子对计算机基本操作已较为熟悉。而现行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适用于“零起点”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过于简单,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吃不饱”的现象。因此,我校在开好国家课程的同时,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尝试着开设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们对初中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模块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实施、评价机制的完善等方面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综合实践活动课 课程模块 评价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的学生基本来自城镇,85%的家庭拥有计算机,绝大部分学生进入初中时就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但现行的初中信息技术教科书适用于“零起点”的学生,教学内容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过于简单,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吃不饱”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校在落实巩固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以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发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发展信息技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由于初中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统一的课程设置,所以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实施和评价都只能靠自己实践尝试。经过几年的摸索笔者对初中阶段开展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现以我校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为例,对在初中阶段如何有效开展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作一初步探讨。
一、课程模块的选择
初中阶段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材,所以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什么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平行于国家课程,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不能是国家课程的重复,更不能简单的将以后的教学内容提前讲授,而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延伸与拓展。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独立存在的课程,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又应该具备独立、完整的模块特性。
从关注学生兴趣出发,考虑到以上的条件限制,我校的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模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1)将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如:在川教版《信息技术》七上的教材第四课《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一课中,有这样一个课外活动环节,让学生配置或组装一台计算机。但在真正在课后去买一堆计算机配件并进行组装,无论从学生知识层面还是经济方面都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我们将这个活动替换为了网上模拟攒机,并以此拓展开发了计算机组装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模块,利用学校淘汰的废旧计算机让学生进行计算机的组装操作。(2)结合各级比赛活动开展作品制作教学。各级的教育部门以及科技协会每一年都会定期的开展一些活动,其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有电子作品比赛、电脑制作比赛等。参加这些比赛可以让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所以对于学生参加这些活动我们应持鼓励的态度。同时还要提供相应的条件和引导,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平台。电子作品制作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模块之一。(3)针对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模块的选择。网页制作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内容之一,而教材中一两课时的时间显然让很多学生意犹未尽。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开展了班级主页制作的模块。此外,我校的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还包含机器人、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等模块。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和国家统一课程的教学目标类似。除了有每一节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以外在每个模块中还应该有总体的模块教学目标,只不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中更注重学生的兴趣激发、能力提升。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的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像国家课程上一样将各个知识点细致、充分的展开,所以在目标的制定时我们往往更注重总体模块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如,在计算机组装模块中我们就针对模块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了总体模块的教学目标。计算机组装以实践为主,结合教材七上第四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相关理论开展教学。主要介绍了普通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件的组成、工作原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熟悉各计算机主要硬件产品的名称、型号、基本作用原理、各设备基本性能指标、及主流产品的品牌等;学生能够独立从事计算机硬件配置与组装,以及简单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维护工作,能解决与此相关的简单技术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今后能够随时更新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亲历计算机组装的全过程,学会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增进学生对硬件的兴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与判断能力、耐心与吃苦耐劳的意识、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活动的实施
信息技术与必修课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个性特长的发展。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活动中不能照搬必修课的教学模式而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以及自学建议。例如:在电子作品制作教学模块中,由于电子作品涵盖的项目较多(有电子小报、 电子杂志、科幻画、程序设计、网页设计、动画设计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将这些项目一一进行讲授。所以,更多的是要靠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去尝试,而这时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和自学的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模块的教学中我们事先根据不同的电子作品类别制作了与之对应的学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则是对学生自学学案、作品题目和内容的确定、通过网络进行素材的收集等环节进行学法指导。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生总的来说都是对信息技术有着浓厚兴趣的,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其发展为对学习的热情。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教学模块的选择时就充分的考虑到了这一点,力求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模块。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的进步要多鼓励,用发展和赏识的眼光看学生。在活动的设计时把握活动的难易度,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成功带来的愉悦。
(3)适当的时候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讲解,但更要大胆的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究和操作。例如在计算机组装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开展基本以学生操作、实践为主。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没有将计算机中过于专业的硬件知识进行详细系统地讲解。而是对一些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操作和容易损坏的部件进行了简单示范讲解,如各种接口的“防呆”设计螺栓螺母的螺纹匹配等做相应说明;各种操作规范的相关介绍,防止学生在具体操作中鲁莽蛮干。然后就将操作设备和工具放手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很快各种问题接连而来:硬盘和光驱的安装位置选择、数据线和各种跳线的连接、PCI插槽的选择……这时教师不能一味的帮忙回答解决,而应该鼓励学生遇到问题通过自己尝试、或问同学、可以利用微机室的计算机上网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解决。这样的开放式学习环境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能力提升,同时促进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评价机制
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重视发展性评价。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评价机制较必修课程更为灵活,更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活动中教师更关注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及时地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做出判断,找出问题,肯定成绩。并利用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报名的同时形成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名单,作为考勤、过程评价、学分评定等依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活动中分小组进行自我记录、自我评价;组长记录、评价。并最终通过我校的学分评定细则、学校科技节和各级的比赛平台等方式结合进行落实。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各个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充分尊重了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通过初中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学生对计信息技术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动手欲望得到充分的满足、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在活动中及体验到了遇到问题的烦恼,也经历了成功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巨大成就感,增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合作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综上所述,初中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是适应我校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
《多元智能》(美)霍德华·加德纳 沈致隆译 新华出版社